图片
01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——五代·花蕊夫人《述亡国诗》
身为后蜀贵妃,眼睁睁看着敌军压境,曾经守卫家国的十四万大军,竟不发一矢,齐刷刷地卸甲投降!那一刻的屈辱和绝望,让她从心底发出这声泣血的控诉:诺大的蜀地,竟连一个敢于抵抗的真男儿都找不出吗?亡国之恨,尽在这声悲鸣里。
02
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——五代·李煜《相见欢·无言独上西楼》
从一国之君沦为汴京囚徒,李煜困在小小院落。对故国的思念,对往昔的追悔,对今日的屈辱,种种情绪像纠缠的丝线,越是想理清剪断,越是纷乱如麻。这种痛,是亡国之君独有的、深入骨髓的苦涩,说不出,道不明,却日夜噬咬着心。
03
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——五代·李煜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
被囚禁的日子,春花秋月都成了折磨。故国的雕栏玉砌只能在梦中相见。你问我愁有多少?看看那窗外浩荡奔流的春江吧!我的愁绪,就像那满江的春水,无穷无尽,昼夜不息,永远向着无法回头的方向流去,没有尽头,也无人能懂。
图片
04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——宋·李清照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金兵铁蹄踏碎了家园,挚爱的丈夫病逝他乡,李清照孤身飘零在江南。黄昏时分,冷雨敲打着院中梧桐,那一声声“嘀嗒”,仿佛落在她空寂的心上。秋风萧瑟,雨打残叶,国破家亡、孑然一身的万般凄凉,一个单薄的“愁”字,如何能承载?
05
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
——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
辛弃疾满怀热血南归,渴望收复失地,却只能看着朝廷偏安一隅。登上建康赏心亭,北望沦陷的中原故土,壮志难酬的悲愤几乎要冲破胸膛!他激动地拍打着栏杆,想找人倾诉这份焦灼与豪情,可环顾四周,又有谁能理解一个“归正人”心中那燃烧的火焰?大抵只有孤独吧。
06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——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苏轼宦海沉浮,历经坎坷。午夜梦回,梦中突然见到结发妻子王弗当年在小轩窗下梳妆的倩影。醒来后,巨大的悲恸淹没了他。她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的眉山,这十年间的风霜、失意、思念、无处诉说的凄凉,又能向谁去讲?阴阳永隔,连一句问候都成了奢望。
图片
07
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!
——元·张养浩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
张养浩行经潼关险隘,眼前是秦汉宫殿的废墟,耳边仿佛回荡着战马的嘶鸣与百姓的哭嚎。他看透了:无论王朝如何更迭,战鼓擂响时,是百姓在流血流汗;宫殿建成时,是百姓在背负徭役;城破国亡时,还是百姓在承受最深重的苦难。这八个字,是穿透历史尘埃的一声沉重叹息。
08
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——宋·李清照《武陵春·春晚》
金兵南下,山河破碎,丈夫赵明诚病逝,李清照携带珍贵文物颠沛流离,饱尝艰辛。避乱金华,纵然春光再好,双溪景致再美,她心中也毫无兴致。那小小的舴艋舟,如何能载得动她心头积压的如山愁绪?国破、家亡、夫死、流离…这愁,实在太重了。
09
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——宋·陆游《示儿》
八十五岁的陆游躺在病榻上,气息奄奄。他明白人死灯灭,万事皆空。然而,弥留之际,让他至死都无法释怀、痛彻心扉的,是没能亲眼看到沦陷的北方故土回归大宋的版图!这份贯穿一生的执念和遗憾,让他的遗言充满了沉郁的悲壮。
图片
10
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——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文天祥兵败被俘,押解过零丁洋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必死的结局,他毫无惧色。人终有一死,这并不可怕。真正重要的是,要让自己这颗赤诚报国的心,像永不熄灭的火焰,照耀在历史的天空,让后人铭记这份忠诚与气节!这是他生命的绝唱。
11
我是人间惆怅客,知君何事泪纵横。
——清·纳兰性德《浣溪沙·残雪凝辉冷画屏》
纳兰性德出身显赫,却总感觉郁郁寡欢,英年早逝。他仿佛天生带着一颗敏感而忧伤的心,看透人间聚散无常。所以,当他看到画屏前有人独自垂泪时,无需多问,那份深藏心底的失意、落寞、对命运无奈的感伤,他感同身受。同是天涯失意人。
12
垂死病中惊坐起,暗风吹雨入寒窗。
——唐·元稹《闻乐天授江州司马》
元稹重病在床,几乎油尽灯枯。突然传来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噩耗!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,惊得他挣扎着从病榻上坐起。就在这心神俱震的瞬间,凄冷的风裹挟着夜雨,噼啪地打进冰冷的窗户。世道的险恶、友情的深重、自身的凄凉,全在这风雨声中涌来。
图片
13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——唐·杜甫《春望》
安史叛军攻陷长安,杜甫被困城中。春天来了,昔日繁华的帝都,如今人烟稀少。只有山河依旧,只有野草和树木在疯长,把断壁残垣都染成一片深绿。这“草木深”的景象,无声地诉说着国都沦陷后的荒凉与死寂,比直接的哭喊更令人心碎。
14
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。
——宋·陆游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
陆游心中始终牵挂着沦陷在金人铁蹄下的中原百姓。他仿佛看到,那些在异族统治下苟延残喘的遗民,眼泪早已在胡地的风沙中流干了。他们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地向着南方眺望,期盼着大宋的军队能来解救他们。然而,“又一年”过去了,希望再次落空,只剩下无边的绝望。
15
石壕村里夫妻别,泪比长生殿上多。
——清·袁枚《马嵬》
袁枚经过马嵬坡,想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。但他更想到了杜甫笔下《石壕吏》中,那对在差役深夜抓丁时生离死别的老夫妻。帝王贵妃的眼泪固然动人,可民间无数像石壕村夫妇那样,在战乱中被生生拆散、连哭诉都无门的百姓,他们的眼泪才是真正汇成了江河,浸透了苦难的土地。
图片
16
男儿西北有神州,莫滴水西桥畔泪。
——宋·刘克庄《玉楼春·戏林推》
刘克庄看到友人沉溺于酒色享乐,忍不住痛心疾首地劝诫:真正的男儿汉啊,别忘了西北方还有大片沦陷于敌手的国土等待我们去收复!那里才是心之所系!不要把英雄泪,白白洒在寻欢作乐的水西桥畔了!家国大义,重于儿女情长。
17
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?
——宋·岳飞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
岳飞力主抗金,收复河山,却处处受到主和派的掣肘与皇帝的猜忌。他满怀壮志与忧愤,多想借琴声一吐心声。然而环顾朝堂,理解他、支持他的知音寥寥无几。就算把琴弦弹断,又有谁能真正听懂这琴声里蕴含的悲壮与急切?英雄的孤独,莫过于此吧。
18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——唐·杜甫《登高》
杜甫晚年漂泊到夔州,贫病交加。在这万物萧瑟的深秋,他拖着久病缠身、衰老疲惫的躯体,又一次登上了高台。回望一生,颠沛流离如万里孤雁;眼看暮年,百年人生已过大半,却落得一身病痛,形单影只,好不凄凉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门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